生活

拍板了!私大補貼3.5萬、高中職學費全免 113年2月正式上路

教育部今(29)日在行政院院會中報告「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」,政府將額外編預算,提高0到6歲育兒津貼、高中職免學費及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,以期落實教育平權,讓每位孩子得到適才適所的培育。行政院表示,這是繼「0到6歲國家一起養」後通過的方案,朝「0到22歲國家一起栽培」邁進。

教育部今(29)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「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」。(圖/翻攝自行政院開麥啦)

教育部今日報告「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」指出,自105年起,中央政府不斷在學前到高等教育階段投入預算,包括平價教育保障、育兒津貼、低收入家庭高中以下校園環境建設、偏遠地區補助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,以提升教育公共化,實現教育平等。

教育部指出,新方案進一步推動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.5萬元,縮小公私立大專學雜費之間的差距。同時,提供1.5萬至2萬元的額外補助給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,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政策,以及改善學生貸款申請和還款措施等三項配套措施,減輕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,並讓學生更有彈性地選擇學校和科系。教育部特別強調,此方案將獲得行政院額外編列預算,由政府全力支持,不會影響現有教育預算,也不會增加學校的負擔。

教育部表示,此次方案以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.5萬元為核心,契合教育部一直秉持的「教育平權」理念。目前學校的辦學性質和政府投入經費差異,導致公私立大專學生在學雜費方面存在近5萬元的差距。以全國共有89.3萬名大專學士班學生為例,約有59.1萬名學生就讀私立大專,需支付較高的學雜費,占總數的近2/3。

此外,目前獲得教育部學雜費減免、大專校院弱勢助學計畫和相關部會獎助學金的學生約有18.5萬名,其中高達14.4萬名就讀私立大學,佔比近8成。然而,即使如此,這些獲得助學補助的14.4萬名學生只佔59.1萬名私立大專學士班學生的25%,其他75%的私立大專學生未獲得政府補助,需要支付近5萬元的學雜費差額。因此,雖然學校存在公私之分,但學生不應該受到區別。此次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將成為實現教育平權的關鍵措施。

教育部強調,方案中也納入了對弱勢照顧和所得排富等問題的配套措施。政府將特別加碼補助經濟弱勢學生,不論就讀公立還是私立大專學校。除了針對家庭年所得在70萬元以下的學生提供2萬元的學雜費定額減免外,還新增了家庭年所得在70萬至90萬元之間的學生,可獲得1.5萬元的學雜費定額減免。這不僅增加了補助金額,還擴大了家庭年所得的補助範圍,進一步加強對經濟弱勢學生的照顧。此外,方案還擴大了高中職全免學費的範圍,將普通科、綜合高中學術學程二、三年級和家庭年所得超過148萬元的學生納入範圍,實現公私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。

教育部指出,將放寬學生貸款的申請門檻,並將養育子女納入考量範圍,擴大在學期間免除利息的範圍。家庭年所得在120萬元以下的學生均可申請貸款,在學期間免付利息。對於有2名子女(包括學齡前和就學階段)的家庭,家庭年所得標準放寬至148萬元以下均可申貸,在學期間同樣免付利息。對於有3名以上子女(包括學齡前和就學階段)的家庭,則不限家庭年所得均可申貸,在學期間同樣免付利息。同時,對目前正在還款中的43萬名貸款人,教育部參考受雇者平均薪資,將薪資收入和養育子女的負擔納入考慮,將緩繳本息的申請門檻從現行的月收入未達4萬元放寬至月收入未達5萬元,並根據每增加養育1名子女(包括學齡前和就學階段),再放寬1萬元的月收入門檻。

教育部舉例,若是有1名子女的家庭,申請緩繳本息的月收入門檻放寬至未達6萬元;有2名子女的家庭,門檻放寬至未達7萬元,依此類推。此外,緩繳本息和只繳息不還本(僅繳交利息而無需償還本金)的申請次數由目前的8次(8年)增加至12次(12年)。

教育部指出,因應近來物價上漲及支持生育政策,希望通過進一步放寬緩繳本息門檻和申請次數,協助貸款人減輕還款負擔,促進青年職業發展。

行政院表示,政府額外編列預算支應,依照實際需求革新教育體制,努力落實教育平權、減輕學貸負擔、促進正常學習、回歸辦校特色,這是繼「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」政策,今日再通過本方案,朝「0到22歲國家一起栽培」邁進。

讀者回饋

喜歡
0
愛心
0
驚訝
0
遲疑
0
哭哭
0

延伸閱讀

留言

More in:生活

生活

中颱康芮進逼 10/30全台停班課一覽看這裡

中度颱風康芮正逐步逼近台灣,中央氣象署已發布海上颱風警報,並預計最快明(30)日在清晨5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。此颱風未來強度有增強且暴風圈有擴大之趨勢,明日外圍環流將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地區,強度恐達 […]